首页 > 娄底新闻部门动态 我们的“十四五”丨产业兴文化盛民生乐 娄底文旅融合交出亮眼答卷
我们的“十四五”丨产业兴文化盛民生乐 娄底文旅融合交出亮眼答卷
11月9日,记者从市文旅广体局获悉,“十四五”期间,娄底深耕文旅融合发展,以创新驱动、资源整合与跨界融合为着力点,交出了一份“产业兴、文化盛、民生乐”的亮眼答卷,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产业规模稳步扩容,市场活力全面迸发。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4494.73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41.55%;旅游总收入428.99亿元,增长24.95%,实现“量质齐升”。“材料谷杯”足球对抗赛(娄超)成为文体旅融合标杆,撬动消费6亿元,形成“赛事引流—商圈转化—消费升级”良性循环,带动夜间消费和体彩销售额显著增长。该赛事组织8支球队开展16场对决,线上线下观众超2000万人次,话题浏览量突破2亿次,让“钢铁之城·硬核娄底”频繁登上热搜。

(“娄超”带动夜间消费)
文化资源深挖细研,融合亮点持续涌现。全市投入5642.28万元专项资金,实施33个文物保护项目,新增4处博物馆(纪念馆)。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成为湖湘文化地标,全市红色旅游景点年接待研学游客超50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非遗传承创新路径拓宽,构建“非遗+旅游”融合体系,年吸引游客超300万人次,梅山棕编等项目获评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古老技艺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生。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成为湖湘文化地标)
惠民服务精准提质,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市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造“悦美娄底”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50余处,市文化中心数字化图书馆、文化馆正式运营,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和年人均接受文化服务次数位居全省前列。文化惠民活动常态化开展,首届娄底文化艺术季成功举办,“四季村晚”年举办160余场,“戏曲进乡村”年演出500-700场,惠及群众超200万人次。238支文旅志愿服务队伍、1.5万名志愿者年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让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首届娄底文化艺术季——云寓·刘云艺术展)
跨界融合多元赋能,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娄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发展格局。农旅领域拥有33个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6家星级民宿,新化红茶、青树坪米粉等农特产品借旅游出圈;工旅融合以钢铁新材为引擎,打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特色线路,冷水江锡矿山实现从工业遗址到旅游地标的转型;涟源龙山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紫鹊界农耕研学、湄江地质研学等品牌初见成效;体旅融合带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成风尚。目前,全市219家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28个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达106.53亿元,多个景区完成高星级提质。(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龙 袁润秋 通讯员 邓志文)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刘芬风
文章来源:http://news.ldnews.cn/news/202511/74594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