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娄底新闻梅山时评 根在湖南,情归湘超

根在湖南,情归湘超

42名在大湾区打拼的湖南人,因一支足球队聚在一起。10月1日、2日,他们将与湘超邵阳队、娄底队进行两场热身赛,由此开启他们的出征湘超联赛之旅。这简单的故事背后,是千万湖湘游子共同书写的“根”与“归”的深情篇章。

“岭南、湖南,都是故乡。”这句朴素的口号,道出了千万在粤湖南人的心声。它说的不是地理的划分,而是心灵的归属。对于这支足球队的队员们来说,广东是他们奋斗的现在,湖南是他们生命的根源。这次回归,是一次情感的奔赴。

“根”与“归”

“根”,是看不见摸不着,却让人心里踏实的东西。它可能是老家院子里那棵樟树,是妈妈做的那碗辣椒炒肉,是刻在骨子里的乡音。

这支足球队里,有带着16岁儿子一起报名的37岁父亲。他想用行动告诉下一代:我们的根,在湖南。这种传承,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球队的组建,就像一个信号,唤醒了散落在湾区各地的游子对“根”的集体记忆。他们从各行各业的岗位上走来,穿上印着“湖南人”的球衣,瞬间找到了共同的身份认同。

“归”,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落叶归根的回归,而是情感的常回家看看。这次参加湘超联赛,就是一次最好的“归”。球场,成了他们与家乡最直接、最热烈的拥抱之地。

“球”与“情”

足球,在这里不再仅仅是竞技,它是乡情的载体,是乡愁的解药。

可以想象,当大湾区球队队员踏入湖南,车窗外的山水会那样熟悉,久违的家乡话会那样亲切,他们的心情会格外愉悦。赛前,他们最期待的可能不是战术会议,而是围坐一桌,吃一顿地道的家乡菜,那滚烫的剁椒鱼头,那喷香的米粉,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味觉记忆,是治愈乡愁最好的良药。

绿茵场上,每一次传球、每一次拼抢,传递的不仅是战术,更是对家乡的深情。比赛的胜负固然重要,但比胜负更重要的,是“我回来了”的这份心意。这颗滚动的足球,连接起岭南的奋斗与湘江的奔流,跃过了千山万水,最终回到了家乡。

“体育”与“发展”

这场看似普通的业余足球赛,其意义将超越体育本身。它是一个纽带,一个平台,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体育拥有最直接、最纯粹的情感凝聚力。通过足球这一情感黏合剂,在粤打拼的成功人士、企业家们,可以更自然、更紧密地关注并参与到家乡的发展中来。这不再是单向的输血,而是双向的互动和共建。

一场球赛,可以促成一次考察,一个项目,甚至一种新观念的交流。当在外的游子带着资金、技术、视野回到家乡,家乡的建设就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外部活力。这就是“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生动实践,是从乡情到共赢的升华。

他们用行动证明:无论身在岭南还是湖南,热爱家乡的心永远在跳动。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当千万游子的心汇聚在一起,就能为家乡的发展踢出一记精彩的“世界波”。

比赛的哨声即将吹响,湘超的赛事也终将落幕,但由这支球队所激发出的乡情与豪情,却会像湘江之水,绵绵不绝。

根,深植于三湘热土;情,飞扬在绿茵场上。这,就是最动人的湘情故事。(黄诚

一审:谭洲伟 

二审:王星

三审:刘辉煌

文章来源:http://news.ldnews.cn/news/shiping/202509/7444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