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合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动态 王小娥:20年,她将坚守与同理心融入到每一次接访中
王小娥:20年,她将坚守与同理心融入到每一次接访中
在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立案信访窗口,有一个身影始终温暖而坚定。二十载寒来暑往,她坚守在化解矛盾、纾解民困的第一线,用柔肩扛起公正天平,用真情消融隔阂坚冰,将最美好的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信访事业。她,就是娄底中院立案信访局副局长、四级高级法官王小娥。
坚守初心:把群众呼声刻在心上
信访窗口是社会矛盾的“减压阀”,考验着智慧,更考验着担当。面对情绪激动的来访者,王小娥总有办法让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下来——递上一杯热茶,说句“您慢慢讲,我听着呢”,再棘手的诉求,也能在她的耐心倾听中找到突破口。
2022年省两会期间,娄底某高校教师以极端方式上访,相关工作人员苦劝两小时无果。这时,王小娥支开众人,蹲在地上耐心劝说半小时,逐渐取得当事人初步信任。
“我身体不好得按时吃饭,你就当帮我个忙,陪我去吃顿便饭,咱们边吃边聊好吗?”到了饭点,她轻声提议。边吃边聊,她细致了解对方的工作生活,替她分析利弊,给出意见建议。可饭后对方仍想前往会场,于是,王小娥又陪着去公园散步,直至下午五点。“本来我今天是铁了心耗在那不走的,但没想到你对我这么有耐心,花这么多时间陪我,我愿意相信你。”来访者的态度彻底转变。
回到娄底后,王小娥奔走于学院、法院、银行之间协调,最终推动问题圆满解决,赢得上访人认可。
“现在她还时不时打个电话给我,说一说她的近况,真的把我当姐姐了。”王小娥笑容满面地说道。她用行动诠释了信访工作的温度。
深耕一线:让矛盾化解落在实处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句朴实的话,是王小娥挂在嘴边的“工作信条”。在她看来,信访窗口接待的每一份诉求,都连着群众的急难愁盼,哪怕是持续10余年的“老大难”,也必须用耐心焐热、用真心化解。
“有位上访群众的事,一办就是10多年。”最初,她为女儿的离婚诉讼奔走,紧接着外孙女的户籍落地又遇梗阻,上学成了难题。在多方努力下,事情得以解决。本以为风波平息,这位群众又因前女婿涉嫌重婚再次上访,而最后棘手的财产纠纷,更是牵扯多方利益和异地办理等现实问题,可王小娥耐心不减。她总说,群众有诉求,哪怕事情再琐碎,时间再漫长,只要是合理的,就得一办到底。
如今,所有问题一一解决,正是这份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的执着,让王小娥在信访岗位上走出了一条阳光大路。
20年来,她以共产党员的赤诚对待每一封来信、每一次来访,年均办理群众来信420余件、接待来访群众260余人次,用沉甸甸的成绩单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初心。
薪火相传:让为民精神接续传承
新时代的信访工作,既要守正,更要创新。面对信访形式的新变化、群众需求的新特点,王小娥主动跳出“老办法”,探索“新路径”。
她认为,信访工作不能止于“结案”,更要追求“事了人和”。她推动建立信访与审判、执行部门的联动机制,联合业务庭室开展判后答疑座谈会,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改进工作的方向;对已化解的案件,她坚持定期回访,用“回头看”巩固“向前走”的成效,让群众在每一次纠纷化解中都能触摸到公平正义的温度。
同时,她对参与办理的信访案件进行分类甄别,与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同步推进,配上标准化接访指引,让信访事项处理效率提升近三成;她倡导的“诉访分离、多元化解”理念,通过与党委政府、基层组织的联动,织就了一张“大信访”工作网,大量复杂信访积案在这张网中得到妥善化解。从熟练运用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程留痕、阳光办理”,到借助线上平台开展远程调解、政策解答,她始终让信访服务跟上时代脚步。“群众在哪,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这是她对创新的理解,更是对“便民”的践行。
口碑为证:让司法温度暖在民心
常年扎根信访一线,王小娥早已和许多上访群众处成了“熟人”。
“找王法官说说。”这句朴实的话语,是群众对王小娥最深沉的信任。有人甚至把她的电话当成了“精神依靠”。两天一通是常态,一天两通不稀奇,有时深更半夜,电话那头还会传来带着愁绪的声音,她总耐心安抚。
对群众的难处,她从不含糊。遇到没吃饭的群众,她掏钱买份热饭;碰到家庭异常困难缺路费的,也会自掏腰包塞给对方。这份掏心窝子的真心,也换来了群众最朴素的回馈。常有人带着自家晾的小鱼干、种的鲜辣椒、酿的辣酱来看她,悄悄塞给她时总叮嘱:“就给你带了,别跟旁人说。”但她总是拒绝,把“心贴心”三个字写得实实在在。
从业多年,王小娥屡获“优秀共产党员”“信访工作先进个人”,所在窗口也多年被评为先进。但在她心中,真正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让群众带着怨气来,揣着希望走,带着对法律的信任奔向生活,这就是我最大的意义。”
二十载春秋流转,王小娥用坚守诠释着“人民法官”的深刻内涵。她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浸润人心的力量——那是对初心的执着,对使命的担当,更有着一名共产党员对“为民”二字最生动的诠释。而这份力量,正像一束光,照亮着更多人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娄底新闻网全媒体记者 李静芳 通讯员 梁成文)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张丽艳
文章来源:http://zt.ldnews.cn/content/202508/7421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