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新闻新化县 【文明家庭风采】普通家庭的不普通
【文明家庭风采】普通家庭的不普通
在新化县,有这样一个家庭,各成员忠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自岗位上尽心尽力地实现着自身价值;秉承清正廉洁优良家风,在岁月流转中为文明和谐社会创建贡献着自身力量。
这就是获评“娄底市文明家庭”的孙平一家。近日,记者慕名前往,近距离了解这个普通家庭的不普通之处。
敬业奉献树榜样
1980年,胸怀“为保家卫国出力,为国防建设作贡献”的志向,农民家庭出身的孙平毅然从军。15年后,他脱下“橄榄绿”,穿上“检察蓝”,成了新化县人民检察院的一员。
回地方工作的27年,他保持“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退役军人本色,带着真情连续18年驻村扶贫,带领21390名村民脱贫致富;带着细心做好后勤管理,确保全院100多名干警衣食住行无忧;带着热心帮助同事,“有困难找孙平”成了单位住宿楼人的共识。
2000年起,受组织安排,孙平先后到科头乡、荣华乡、坐石乡、槎溪镇等地9个贫困村开展扶贫。从扶贫队员到村支部第一书记的18年间,他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121606亩土地上,累计为各村争取项目资金3380多万元,创办养殖场18个,修建饮水工程3项、桥梁3座,修通公路98.5公里,改造危房48户,助力易地搬迁56户,发展黄精、油茶林等特色产业2490余亩,带领4278户21390人脱贫。
在他帮扶过的每一个村,只要一说起孙平,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已脱贫户杨亲益说:“孙平同志帮我把房子、水电都搞好了,公路也修通了,我心里特别温暖。”
“领导交办的工作从不推诿,要按期保质保量完成。”这是孙平对工作的态度,也意味着他照顾小家的时间会少了很多。
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基础。孙平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劳累被妻子曾芳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着家庭的“油盐柴米酱醋茶”,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2017年5月的一天,当时在村里走访的孙平突然接到邻居电话,称“你妻子最近脚肿了,上下楼梯很困难,小孙子又调皮,还要照顾即将高考的儿子,每天愁眉苦脸。她不跟你说,怕影响你驻村扶贫”。孙平只能在电话里拜托邻居予以照顾,几天后回县城带妻子去医院看病,事后又急匆匆往村里赶。临走时,曾芳桃嘱咐他,“你放心在村里工作,家事我会料理好的”。
此外,为了让丈夫清清白白工作,她常吹廉洁风,常念廉洁经,督促孙平自重、自省、自警,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用实际行动建立起勤俭和廉洁的家风。
有了家庭支持,孙平荣立三等功6次,先后获评全院首届“十佳干警”、娄底市“最美退役军人”,今年5月被推荐参评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有了夫妻同心经营,孙平家庭相继获得娄底市“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和湖南省“最美家庭”等荣誉。
帮子女扣好第一粒扣子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教育方面,孙平夫妻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影响和带动子女成长,注重通过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关爱和关心,用言传身教帮孩子练好“基本功”,当好孩子的能量补充站。
在父亲教导下,女儿孙青青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学专业,毕业后顺利考入检察系统。从检14年来,怀着“要成为像父亲那样对工作充满热爱,把工作做到极致的人”的想法,她始终秉承对党的事业负责、对检察工作负责、对案件质量负责的精神奋战在公诉一线,办理刑事案件900余件,无一错案,先后获评湖南省“最美青年卫士”“十佳公诉人”和娄底市“杰出青年卫士”“最具责任心公职人员”“十佳青年检察官”,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在家庭教育熏陶下,儿子孙浩宇从小勤奋好学,曾获评湖南省“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和娄底市“最美孝心少年”,连续10年获评县检察院关工委“优秀青少年”。2017年参加高考,他被南开大学录取,并成为优秀学生干部,年年获得奖学金,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正在复旦大学攻读政治学硕士。
孙浩宇说:“父母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俩上进、乐观、勤俭、善良,这些闪闪发光的品质伴随着我成长,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采访中,记者看到了这个家庭中流淌着的精神传承:父亲坚守检察岗位27年,女儿义无反顾投身检察系统成为父亲的“战友”,孙浩宇坚持深造并梦想以后能跟父亲、姐姐一样从事法律相关工作。
即便明年7月就将退休,但孙平依然不忘初心,时时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奋战在岗位上。“荣誉来之不易,我和我的家人一定好好珍惜,把好家风传承下去,带动好身边的人和家庭。”孙平如是说。(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成伟 通讯员 李佳茜)
责任编辑:谭洲伟
文章来源:http://news.ldnews.cn/counties/xinhuaxian/202208/6839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