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合娄底市民政局 织密织牢疫情防护网 提升幸福感安全感
织密织牢疫情防护网 提升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前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兜底线、救急难”的民生保障部门,市民政局闻令而动,以高站位的姿态,强有力的举措,暖人心的服务,织密织牢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护网,切实提升服务对象的幸福感安全感。
提升政治站位,高位推动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将民政服务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市民政局党组统一指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通过制定文件政策,强化工作责任,党员干部主动带头,建立24小时疫情防控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实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日报告、日调度制度,全员到岗到位,全力防控疫情。
加强督查检查,进一步压实民政系统疫情防控责任。市民政局组织7个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查了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殡葬服务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督查敬老院44家、民办养老机20家、社会福利院4家、救助站2家、殡仪馆3家,福利企业1家,发现问题隐患112个,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下发4期专项督查通报,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挂单销号,目前前四轮督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紧扣职能职责,全方位做好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市民政局第一时间向全市慈社力量发出倡议,动员全市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蓝朋友”来护航。市蓝天救援队对市社会福利院、市救助管理站、市殡仪馆等民政重点机构服务场所开展消杀作业志愿服务,切实保障孤残儿童、老人、流浪乞讨等特殊群体的生命健康安全。“志愿红”在飘扬。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会组织40多名志愿者配合中心城区的部分社区开展“敲门行动”,入户进行防疫宣传,助力全民防疫,并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取得120余顶爱心帐篷用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社区群众安全。“社工绿”在行动。全市发动94个基层社工站近200名社工在各级民政部门的组织下开展“敲门行动”,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敲门进户,摸排返乡人员,重点排查登记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登记居民核酸检测等情况,加固疫情防控“安全墙”。
全市108家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917人,入住老人3576人。面对突发疫情,为确保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对象的绝对安全,市民政局闻令而动,尊令而行,按照工作要求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为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提供温情服务,积极协调卫生机构上门开展核酸检测,避免了服务机构内的绝对安全。
为确保清明期间殡仪服务机构的安全平稳有序,市民政局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清明期间安全文明祭扫工作。发布“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倡议书,倡导广大群众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引发广泛关注,转发达10万次。各殡仪服务机构向逝者家属编发绿色祭扫宣传短信15000余条,储备免费鲜花8万支。各殡仪服务机构按30%容积率/批次,引导预约群众分时间段进行错峰祭扫,减少人员聚集。在现有网络预约通道、电话预约通道的基础上,专门设立1条老年人现场预约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安全有序祭扫。开通湖南省“云上清明”网络祭扫平台微信小程序,搭建“娄底云清明”网络祭扫平台,方便群众通过网络寄托哀思。清明期间,“娄底云清明”网络祭扫平台访问量达到26万人次,参与网络祭扫36594人次。推行免费代祭扫服务,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通过擦拭墓碑、敬献鲜花、鞠躬行礼形式缅怀追思,告慰逝者。各个殡葬服务机构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体温检测、口罩佩戴、三码检测(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一周两次核酸检测,不间断对殡仪服务机构开展督查检查,确保疫情防控“无漏洞”“无死角”。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殡葬服务机构周边进行营商环境、卫生清洁,秩序管理等专项整治,确保殡葬服务机构内外整洁优美、安全文明、秩序井然,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文明、有序的祭扫环境。
面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流动性大、组成特殊、防控管理困难的工作性质,市救助管理站及时调整救助工作流程,通过实行“四个最”有力措施来保障救助管理机构和流浪乞讨人员的安全有序。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原则,对救助管理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做好站内值班值守、消杀、食品安全管理等工作。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严格的防控管理,停止接护送返乡,禁止外来人员访问,坚决杜绝疫情扩散风险。坚持开展街面巡查救助,积极做好街面主动救助和转介处理,对城区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巡查,积极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进站接受救助,对不愿意入站的人员,加强疫情防控的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储备防疫物资,为流浪乞讨人员准备口罩10000个口罩,消毒洗手液100多瓶,面罩500个,手套500双,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责任编辑:邱海红
文章来源:http://zt.ldnews.cn/content/202204/6744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