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市新闻冷水江市 网格“吹哨”党员报到 ——冷水江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网格“吹哨”党员报到 ——冷水江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2月16日,冷水江市布溪街道施茶社区村民刘灿保说道:“我们4组、5组的家庭原先是靠天喝水的,水多的时候喝泥巴水,没下雨的话没有水,手脚快一点的在早晨多抽一点水,后面的就没有水了。在市委书记曾伯怡的关心下,现在实现自来水入户,彻底解决了‘用水难’问题。”这是该市探索“党建+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完善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实例。

2021年以来,该市在基层网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网格+党小组”模式,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每个细胞单元和神经末梢,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组织设置,夯实战斗堡垒。该市在村组、院落、楼栋网格建立网格党小组3365个,每个党小组至少配备3名党员,每个党员固定联系2至3名群众,由村“两委”干部、退休老干部、老教师、退役军人中的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党员较多的网格党小组配备1至2名副组长配合开展服务管理工作。该市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定期对网格党小组组长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掌握工作动态,提高履职能力。

党员“亮牌”服务,打通“最后一米”。各村在公示栏公示网格党小组架构图,让群众知晓自己所在的网格党小组。各院落、楼栋用红色标识牌公开网格党小组组长、副组长名单、联系方式,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发放信息便携卡,方便随时随地能够找到党小组组长。将3365个网格党小组信息全部录入数据信息系统平台,与网格微信群相配套,市级系统平台可随时查询党小组信息,对党小组实现智能信息化管理。土地纠纷得到有效解决,布溪街道老屋村69岁的郭绪元激动地拉着人民调解员的手表示感谢。

创新破解难题,提高治理效能。网格“吹哨”,党员报到。对网格内矛盾纠纷,由党小组组长负责首接调解,对于疑难矛盾,由党小组组长提出申请,由该市人民调解中心派出调解员配合调解,2021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533起,成功调解505起,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出台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变“坐等案件上门”为“主动靠前调解”。对于信访积案,由多个网格党小组进行集体评议,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对信访群众的诉求进行评议,让评议人和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当面锣、对面鼓”,在举证中受教育,质疑中辨是非,交流中化干戈,评议中解心结。实行风险隐患“日报告”制度,党小组组长搜集上报不稳定因素,乡镇(街道)党(工)委建立风险台账清单,定期进行研判,明确风险化解措施和化解期限,防止“风险”演变成“危险”,通过网格党小组线索上报,抓获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14名,该市刑事案件立案率同比下降了16.95%,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提升服务质效,密切党群关系。政务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进驻网格微信群,一般审批事项可直接通过云网格链接进行办理,特殊审批事项可以通过云网格提前预约。党小组组长主动为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代办服务,甚至协调工作人员上门办理,群众办事时间缩短30%。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格党小组全面发起“娄底红”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党员示范带头,广大市民积极参加。目前已组建志愿服务大队10支、志愿服务中队150支,累计开展志愿者活动2千余场次。网格党小组定期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再集中到村进行处理,对于村无法处理的,集中上报至乡镇处理;对于乡镇无法处理的,集中上报至该市政府进行处理。该市定期对建议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坚持由点及面,补齐制度短板,真正实现了“收到一件、分析一类、解决一片”的良好效果。(记者 康承贵 通讯员 梁一辉 张新花

文章来源:http://news.ldnews.cn/counties/lengshuijiang/202202/6702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