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专题集合娄底市财政局 冷水江市:财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绘就世界锑都新画卷

冷水江市:财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绘就世界锑都新画卷

近年来,冷水江市财政部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支持锡矿山生态修复和植绿复绿工程,共筹措资金28亿元,实施治理项目近100个,为锡矿山地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使昔日满目疮痍的锡矿山重披绿装,世界锑都重现绿水青山,锡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入围全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千方百计争扶持

紧盯中央、省、市政策导向,抓住符合冷水江市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协助各单位解决项目申报中遇到的难题,确保争资立项顺利推进。立足实际谋划项目。安排项目前期经费1000万元,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论证,支持做优做实锡矿山生态治理植被恢复实施方案、锡矿山区域植绿复绿总体设计等10余个方案规划,细化形成近100个具体建设项目,保障了锡矿山地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高质量实施。立足本职推进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优势,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如实汇报我市财政困难,争取上级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扶持力度。立足全局争资争项。立足全市大局,在每年预算编制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相关业务单位开展争资争项;业务单位申报项目时,财政部门提供人员、信息等全方位支持,积极协助各单位争取锡矿山地区环境治理项目60个以上,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2亿元。

多措并举强保障

建立和完善中央省项目资金扶持、地方政府主导、财政投入、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多形式、多渠道筹措锡矿山地区生态修复资金。市乡全力配套财政资金。市财政累计安排锡矿山地区环境整治配套资金、专项资金达5亿元,锡矿山区域所在地的矿山办事处、中连乡等几个乡镇自筹投入达5000万元。部门合力注入帮扶资金。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通过压减相关支出,挤出资金近3亿元,统筹安排用于支持造林绿化、搬迁避让、地质灾害治理等工作。村居协力解决自筹资金。各相关行政村和居委会每年投资投劳均在5万元以上,用于解决护林员工资及植树造林等开支,十年间自筹资金近1亿元。企业助力投入社会资金。通过“土地流转、以奖代投、税费减免、技术支撑、项目倾斜”等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等模式,加强锡矿山地区植树造林。鼓励、引进民间资本整合锡矿山地区锑采矿企业和锑冶炼企业,近年来引入社会资金达6.5亿元。

严抓细管提绩效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健全管理制度,狠抓项目评审,强化资金监管,提升工作实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严格执行绩效目标管理。建立年度重点绩效评价报告机制、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以及评价结果与绩效改进制度,以工作实效进行考核奖惩。2017年至2021年6月,该市累计对锡矿山地区33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项目资金8.45亿元,提出整改措施126条,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持续抓好项目跟踪评审。成立专项财政评审小组,建立健全项目评审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和监督职能,有效控制项目投资规模,从源头控制支出。同时,派驻专员对项目进行实时跟进,全程参与招标、进度、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促使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健全制度强化资金监管。逐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严控资金使用与管理,明确实行专账核算,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内部明确了具体职责分工,实现了对项目资金申报、分配、拨付,以及项目调整、绩效管理、项目验收的全过程监管。(通讯员 申鹏 刘青山)

文章来源:http://zt.ldnews.cn/content/202108/6572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