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坛艺苑涟水河畔 有为才“有位”

有为才“有位”

下班,已近六点,天气昏沉飘着小雨,路过一家水果店,这家店铺不小,甚而显得有些空。

水果摊旁坐着两名年轻店员,低头安静玩着手机,察觉到我的进店,仅淡漠说了句:“你好”。接下来,买水果的过程几乎全程“自助”,店员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下水果价格,待结账时,一店员才起身有了些工作的样子,等我结账完后又窝回坐椅继续刷手机。买的水果不多,店员的工作态度着实让我的购买兴致大打折扣。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两名店员的无趣,这份工作于他们,似乎只是机械性的应付模式。

走出水果店,碰见俩小伙儿沿街发着传单,见我出来,上来便争相往我手里塞传单,口中程序化地蹦出一串背好的广告词,全然不顾我两手提着袋子,随即再奔向下一位行人。

看着他俩的匆匆背影,我不禁陷入沉思。想想,他俩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吗?还是仅为了生活完成一项任务?再想想,如果水果店店员能拿出多一些的热情来接待每一位进店顾客,花心思推销水果,店营业额是否能提高不少?店员是否也可凭自身努力升为店长,因这一席之位拿更高的薪酬?发传单的小伙儿如果能换种沟通方式拉近与每一位行人的距离,再介绍传单上的商品,是否有可能拿到比发传单高数倍的提成或工资?可放眼我们的生活,这又是多少人的现状。

再说说我年后参加的一次同学聚会。老友许久未见,相见甚欢,觥筹交错间,话匣子逐渐打开,大家开始纷纷说着自己过去一年的“悲惨”生活、“闹心”的工作窘境。席间,大家口沫横飞,青筋暴露,聚会终究变成了一场对工作、对生活的“吐槽大会”。

同学A,坐标深圳,办公室白领,除了宿舍、公司、地铁三点一线的生活,高消费城市让她不敢有任何娱乐、交际活动,日子过得很是紧巴。她感触良多:“早知外面这么苦,当初就不该削尖了脑袋往外边挤,到老家找份普普通通的工作,压力也不会那么大,回家还方便,多好”,同学B立马接话道:“那可不一定,你看我,离家可近了,但就这点工资……唉,更别提买房了,我就该像你一样去外面闯,怎么着应该也比现在强”,同学C有些愤愤然:“哎,你们都比我强,有个铁饭碗,瞧我这店开了大半年,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可生意不景气啊,一大家子等着我拿钱回家,愁人!”……听起来,似乎大家都过得很不痛快,也都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第二选择”,好在借着酒精微醺,大家倒也笑得开怀。

再说说我,也过三十,是俩孩子的妈妈,成为一名高速人一年有余。因工作的特殊性质,须三班倒工作模式,在单位的时间时常比呆家时间长,我们错失太多陪伴家人的时间,错过孩子的家长会,班会,生日,孩子一旦生病更是无法及时赶去照探,陪伴于我们成了奢侈的事。心力交瘁之际,我也曾踌躇:这份薪酬不高的工作,值得我再继续坚持下去吗?要不干脆换个工作吧?可转念一想:即便我换个岗位或换个工作,是否就真能改善现状?答案是:不一定。

你看,我们想要一份离家近便于陪伴父母、妻子(丈夫)、孩子的工作,可是我们有真正为了让他们能过上优于现在的生活而做出任何努力和改变吗?我们想要工作轻松、事少、薪资高,可我们的能力及对工作的付出,是否与我们设想薪酬成正比?我们口口声声说着怀揣梦想,可多数时候的我们,是不是在每遭逆境之时,也只是一边委屈、埋怨,一边躺在角落同那水果店员一般花着大量时间玩着手机,手头上的工作一件也做不好,待第二天太阳升起,再继续着日常打卡式的上下班工作?糟糕的日子仍旧循环不止。我们总是这样:对微薄的工资与生活满腹牢骚,却又惰于改变,过着温水煮青蛙式的生活,又臆想能过上另一种优越日子。

的确,生活不易,生存亦不易,随着时代节奏的不断加快,“80后”的我们似乎都陷进了这样一个怪圈:房和车几乎已成为评判我们成功与否的硬性指标。于是,我们硬着头皮也要成为“房奴”、“车奴”,绝不允许自己比同龄人“差”,“三十而立”这四个字将我们框得死死的。

于是,被生活压得无法喘息之时的我们会焦躁、激进,急于求成,太多的“假如”让我们浮躁不已。当生活进退维谷时,我们会想:假如当初如何如何选择,现在就不会这样;当工作遭遇不顺时,我们又会感叹:这工作这么累,干着没前途,假如我换个工作、假如我换个城市、假如那个岗位由我来站……可是,我们却应该很少想过:假如我再坚持一下、假如我再努力一点,假如我再优秀一些。

偶然得知,“三十而立”后还有一句:“不知礼,无以立”,即“三十而知礼”。诚然,这里的 “立” 既非房与车,也跟钱、权、名无关;“立”更不是优于任何其他同龄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立”是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用最真诚的态度审视自己,对待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一味抱怨,碌碌无为。

记起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的“无为”,老子说的“无为”绝非主张不作为,我想他是告诫我们,要深刻认清自己、了解自己能力大小,如:我是谁?想成为怎样的自己?将人生经营好的决心有多大?最重要的是我能诚恳地为之付出多少?不做天马行空的无谓妄想,勤勉作为,才能真正做出一番成绩。

巴金先生在他《做一个战士》一书中这样说过:生活就是不停的战斗,他的武器是他的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我们正年轻,要坚信自己可大有作为,“年轻有为”的前提毋庸置疑是我们应有所作为,像个战士一般,不为因自己的“无为”而导致的“不顺”找借口,坦然面对自己所选道路上的一切苦和难,不断提升自身战斗力,而不是只会一味说惨。

“在一岗,爱一行,专一行”,主动积极地加强学习,精炼专业技能,是我们得以前行的奠基石。在这快速发展的“人才型”时代,“技多不压身”,不论在何岗位,努力提高写作能力与口才、交际水平,增强自身社会竞争力,一定可助我们的勤勉耕耘成就一番别样的甘甜收获。

生活真实且残酷,可生活也向来公平,只有努力奔跑的人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位),有为才“有位”。

文章来源:http://www.ldnews.cn/wtyy/loudiyouth/201903/5968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