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专题集合法治娄底基层普法 社区矫正让“缓刑犯”走上自主创业路

社区矫正让“缓刑犯”走上自主创业路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苏东方)家住冷水江市金竹山镇金竹村的刘某某,曾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近年来,在金竹司法所的大力帮扶下,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2014年8月,刘某某到冷水江市司法局金竹山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接收刘某某后,金竹山司法所根据综合评估分析情况,为其量身打造矫正方案,建立起社会工作者,社区民警志愿书,村综治专干和社区矫正监督人为成员的“4+X”矫正小组,对刘某某实施教育矫正,严格落实入矫宣告,定期报告,外出请假制度,通过手机APP定位,定期走访,集中教育,社区服务等日常监管措施,随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表现情况。   

金竹山司法所在走访中了解到刘某某右手小臂缺失,但他人残志不残;带领亲朋戚友共同创业,在金竹村种植了三万多棵油菜、一万棵黄桃、林下种植西瓜六十亩、玉米八十亩、养母猪十七条、商品猪三十一条,养鸡五百多只。了解情况后,金竹山司法所立即联系相关农业,林业部门,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帮助他调查分析市场所需,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开始自主创业之路。

在金竹山司法所的矫正帮扶和教育下,刘某某本人也非常重视和珍惜社区矫正的机会,严格遵守社区矫正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按时到司法所参加集体教育学习,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在油菜、黄桃、西瓜、玉米等收获期间,雇请十几名当地村民帮忙,目前总面积一千亩已经开发三百亩,现边投资边收益,预计毛收入每年可达十余万元左右,即解决了农村季节性临时用工,又带动了大家共同发家致富。

社区服刑人员因触犯法律受到法律制裁,就业困难等诸多压力,使得他们面临思想融入,经济融入,社会融入的诸多困难,金竹山司法所以人为本,因势利导,立足监管,教育,帮扶,充分发挥矫正小组的作用。在规范日常监管,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给予社区服刑人员充分的理解,必要的尊重,适度的关怀和真诚的帮助,让其恢复健康心理,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社区矫正,以正确的心态融入社会,同时鼓励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合理合法等途径自主创业,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走出生活困境,实现自我价值,积极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顺利回归社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为该镇其他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融入社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编辑/曹向潮)

文章来源:http://zt.ldnews.cn/content/201807/5727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