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娄底新闻社会新闻 数字里凸显民生温度

数字里凸显民生温度

 

2015年以来,救助各类求救人员15000余人次;

已为87名两年以上长期滞留人员办理好集体户口;

通过“今日头条”发布寻亲信息72条,已全部找到亲人;

中心城区59个社区实现儿童之家全覆盖,建成各级留守儿童之家近千家;

……

半个月前,娄底市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市救助站”)站长刘雄军在救助开放日座谈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通过娄底新闻网现场云直播后,在网民中引起热烈反响。网友“曾经沧海”感慨“三年多来,做了很多实事”。

对市救助站的29名干部职工来说,这些数字的意义不同寻常,它们不仅见证了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社会救助体系正渐趋完善,更凸显了这一“基石”之上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度。

图片1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建平为农村留守儿童送上过年物资)

图片2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立坚介绍全市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图片1

(市原副市长刘益丈、市民政局邓志洪局长视察市留守儿童中心)

图片2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龚颖深入双峰县井字镇观祖村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图片3

(站支部书记、站长刘雄军深入农村留守儿童家里了解情况)

平均每天救助18人

“现阶段,救助管理工作的对象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困境未成年人。他们属于社会底层人员,是社会良知守护的底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是一套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开放日这天,刘雄军当起了讲解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4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和爱心人士进行宣讲。

事实上,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虽已施行多年,但仍有很多人不了解,甚至存在误解。为消除这些误解,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满意度,民政部自2013年起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开放日”活动,全国各地各级救助管理机构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增进理解互动。

今年民政部将主题定为“推进阳光救助,履行兜底职责”。可要“兜”好这个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轻松。

2015年以来,市救助站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共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求救人员提供超过15000人次的衣、食、宿、医及返乡等救助服务,基本做到需救则救、应救尽救。

仅今年前5个月,该站共救助2731人次,其中精神异常43人次,老年人295人次。

“算下来,我们平均每天实施有效救助的就有18人,还不包括来站却不符合条件、被甄别出去的人员。”该站副站长陈新闻有28年救助工作经验,这个数字仍令他感觉压力很大。

“我们少救助一个人,数字上的区别并不大,但这就意味着,有一个人在娄底的街头流浪乞讨,可能正衣食无着,生命健康受到威胁,逐渐对政府和社会失去信心。”陈新闻说,“这就是失职。”

为了不让一名流浪乞讨人员失救,市救助站严格实行24小时服务接待制、首接责任制,规范各项救助措施,对救助人员一人一档,保障求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该站建立健全“双向”联动工作机制,打通社会救助的“奇经八脉”。横向与公安巡特警、城管等部门协作,便于第一时间发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纵向通过在乡镇或社区设立救助服务站点,增设救助专干等方式,对流浪乞讨人员线索及时进行响应。在中心城区划出30个流浪乞讨人员可能出现的重点地段,特殊时期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救助无死角、无盲区。

娄底火车站原本是流浪乞讨人员集聚地,也一度是治安管理的重点难点场所。但这两年几乎看不到流浪乞讨人员滞留,家住月塘生活小区的胡女士已明显感觉到“安全感在提升”。

 

图片6

(为87名两年以上长期滞留人员办理集体户口 资料图)

图片7

(DNA数据录入公安部门的打拐系统和寻亲信息库 资料图)

9个月87人落户安家

长期滞留人员的户口问题,是救助管理机构最为困扰的“症结”所在。

流浪乞讨人员因“无户口”而“无权利”的尴尬境况由来已久,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渐趋明显。个人权利与户口挂钩越来越紧密,公民必须根据户口等身份信息来获得自己的相应权利,如医保、特困救助等,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户口,也无法享受这些法定福利和保障。

“很多流浪乞讨人员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能与家人取得联系,直接结果就是找不到原籍,也不能在娄底获得新的公民身份,成了人们口中没有户籍的‘黑户’。”刘雄军表示,没有户口,在生老病死的大事面前,不少人就只能坐以待毙。

这也给市救助站带来了现实压力。按照规定,对无法查明身份信息、在站救助时间超过10天的滞留人员,市救助站只能寻求站外托养服务,费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救助站列支。有人算了一笔账,去年5月前,由娄底市康复医院长期托养的无户口人员有90多名,市救助站承担的托养费就高达2400多万元。这让市救助站入不敷出,甚至捉襟见肘。

2015年8月20日,民政部、公安部从“治本”的角度,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提出按照职责分工,建立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快速查询机制、寻亲服务机制和滞留人员身份查询长效机制,帮助其及时回归家庭。2016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落实无户口长期滞留人员户口办理政策。此后一年,虽然各地都在试点深化改革,也拿出了一些办法,但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没有较为可行的路径可走。

“当时还没有出台具体可执行、可操作的意见,甚至没有明确滞留时限,我们只能从其他政策依据中想办法。”刘雄军表示,市救助站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推动这项工作尽快落地。

最终,该站确定以滞留2年以上为标准,在湖南省率先启动为长期滞留人员办理集体户口工作试点。

2017年5月上旬,经过严格的寻亲信息和打拐信息比对后,第一批65名长期滞留人员以“救”为姓,落户于娄底市社会福利院,正式享受市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本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救桃红就是其中一员。2014年5月12日,娄底市巡特警发现了正在流浪的她,送到救助站后,工作人员多次与她交流,发现她口齿不清,也不会写字,初步判定为文盲和哑巴,且疑似精神异常。多种途径为她寻亲未果后,市救助站将她转入娄底市康复医院定点托养。

落户时,救桃红等人的人像、指掌纹、DNA数据全部录入公安部门的打拐系统和寻亲信息库,并进行了人脸识别比对。

“这些人员落户后,将‘激活’与自身配套的一系列公民权利,而不再是依靠福利机构的最低限度救济。”刘雄军告诉记者,这一举措实际上也可大大减轻福利机构的负担,使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不再涌积于救助站之类的机构,避免再次出现制度性救助不足、管理不力而导致的悲剧性事件。

今年1月,第二批22名符合条件的长期滞留人员完成落户。至此,9个月内,市救助站圆满解决全部87名长期滞留人员的户口问题。

期间,湖南省民政厅、公安厅正式出台《关于做好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无户口人员和弃婴(儿)落户工作的通知》,从身份界定、处理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给全省定下统一标准,并在审核、申报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时间规定,同时制定了分类分流安排和安置的细化规定。值得注意的是,该通知将界定滞留人员身份的滞留时间进一步缩短至“6个月”,以惠及更多流浪乞讨无户口人员。

 

图片9

(护送被救助人员返乡 资料图)

图片8

(护送被救助人员返乡 资料图)

图片4

(“6.19”活动现场讲解救助流程 资料图)

图片5

(社会爱心人士在端午节开展慰问活动 资料图)

72条信息助寻亲找家

在今年救助开放日前两天,38岁的李三国终于踏上了返回邵阳市邵阳县白仓镇的旅途,结束近三年的托养生活。在救助站一份特殊的寻亲名单中,他的编号是“72”。

2015年7月28日,精神发育不全的李三国被送到救助站时,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也无法与人正常沟通,市救助站只能将他安置在娄底市康复医院托养,一直未放弃为他寻亲找家。

在日常救助工作中,市救助站与走失人群接触的机率较高,每年都会救助大量的疑似走失、被拐的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和疑似精神障碍、智力障碍人员。与此同时,许多走失人员的家人也经常到全国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寻亲或寻求帮助。

近几年付诸实践的“互联网+救助寻亲”,让寻亲成功率大大提升。2016年,全国救助寻亲网启用。同年2月,今日头条发起头条寻人公益项目;7月,民政部与今日头条签署关于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工作的合作协议,全国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可以借助今日头条的精准地域推送技术,向近5亿今日头条客户端用户定向推送疑似走失、被拐、被骗的受助人员寻亲信息。

2年间,市救助站共发布“头条寻人”寻亲信息72条,已全部找到亲人。这100%的成功率让不少人感到欣喜。在该站服务管理科副科长曾爱武看来,互联网技术优势在救助寻亲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也为他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

“现在可以综合运用的手段有不少,除了公安部门‘人脸识别’技术、全国救助寻亲网和头条寻人外,我站还利用微博、微信等牵头搭建了‘娄底拾人拾物公益平台’。”曾爱武说。

正是基于这一点,市救助站特地将“让爱回家”作为今年救助开放日的重要内容,向市民群众宣讲寻亲新方式。

 

图片4

(“守护童心,助苗成长”关爱留守儿童保护活动 资料图)

图片11

(“责任·关爱”保护主题月活动 资料图)

图片12

(“责任·关爱”保护主题月活动 资料图)

近千个留守儿童之家

2016年2月,民政部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立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处,以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全面摸底排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有效链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组织、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等民政优势资源。

事实上,早在2015年,娄底市就被确定为湖南省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市,相继出台了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系列措施,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关爱保护体系,以“关爱保护主题月”“爱满娄底.与您‘童’行”等活动为载体,为全市4万多名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2016年8月,市救助站完成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统计结果表明,娄底市农村留守儿童总人数约为4.5万,其中5岁以下1.1万人,6至13岁近3万人,14至16岁4000人。5个县市区中,双峰县的农村留守儿童最多。

此时,恰逢娄底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救助站抓住契机,启动一揽子关爱保护阵地建设。其中,由市财政按10万元/个的标准,在中心城区59个社区建设儿童之家,分期分批实施,3年实现全覆盖。同时按照省民政厅《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构(儿童之家)建设标准》的要求,全市已建成各级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近1000家,力争到2020年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总投资1180万元的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项目也即将投入使用。

3年来,该站在5个县市区45个乡镇(办事处)62个村(居)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已为2000余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儿童提供生活、教育、心理咨询等帮助,发放帮扶资金、物资近100万元。

今年5月25日,市救助站联手市政府办、市无委办、手拉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新化县水车镇正龙村正龙小学的161名学生送去生活学习用品、搭建“互联网+智慧校园”视频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缩短留守儿童与家长表达爱的时空距离,解决长期留守带来的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安全失保、学业失教、心理失衡等问题。目前,该站正计划进一步购买服务,在全市有条件的学校安装该系统,确保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自身力量有限,市救助站就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先后与根缘家庭教育、有如心理、超群社工、手拉手信息等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快乐六一”等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健康教育、家庭监护等方面的帮助。还在娄星区双江乡等地组织村妇女主任、计生专干和爱心妈妈成立“周末妈妈团”,“妈妈”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辅导孩子学习、组织孩子参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目前在各试点村、乡镇推广。

现在,已有600多名“爱心志愿者”担任“代理家长”,6000多名党员结对帮扶,10名社工开展个案服务,有效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和矫治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

 

图片5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活动 资料图)

4个人轮流守护两小时

“护送返乡”是市救助站的一项日常工作,却牵动着副站长周飞霞的喜怒哀乐。3年间,她已记不清究竟参与了多少次护送任务,可护送路上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几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她与3名同事从广州接一名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员回娄。眼看要上车了,这名流浪人员竟使起了性子,抱着火车站广场前的柱子不肯撒手。周飞霞和同事又哄又抱,好不容易建立起信任感,谁知上车后,他忽然又犯了病,坐在车厢地板上不肯起来,大吵大闹,严重影响了其他乘客休息。

面对质疑、误解和指责,周飞霞只能耐着性子一一解释,请求谅解。她发现,虽然这名流浪人员依然不肯起身,但只要有人陪着说话,情绪就能稳定。于是她决定,全程8个多小时,4个人轮流守护两小时。直到回娄底安顿好这名流浪人员,她才回家睡了个踏实觉。

周飞霞告诉记者,需要护送的人员以精神病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或者智力缺陷者为主,“对他们来说,你不仅是临时监护人,还是服务员、朋友和亲人”。

去年,周飞霞从长沙护送一名女性精神病人回娄,趁大巴车停车加油的空档,跟着她下车去洗手间。谁知在门口等了十多分钟也不见出来,周飞霞进去一瞧,对方正拉着一个20多岁的女孩说话呢。担心出问题,周飞霞拉着她就走。

“你干什么!”女孩厉声喝道,“她说不认识你。现在这么多人,你们人贩子也太猖狂了,当心我报警!”

一了解,原来那名女性精神病人搞错了对象,要跟女孩走,反把自己当成了人贩子。周飞霞赶紧拿出自己的工作证,并请来乘警调解,还拨打了长沙市救助站业务科长的电话。可女孩较起了真,一概不相信,紧紧护住求救者。最后,周飞霞主动拨打110,附近派出所调查确认后给了肯定答复,女孩才放心离开。

“虽然是一起乌龙事件,但这位年轻女孩的勇气和执着真是令人敬佩。”周飞霞说。

这些护送故事中,周飞霞经历过30几个小时不睡觉长途奔袭,见证过12岁女孩从以站为家到回归家庭,也曾被两姐妹互帮互助、传递爱心感动过,尽管有委屈、有无奈,甚至因此负伤,却并不后悔。

正是这样的29个人,将一桩桩小事变为一个个数字,从而累积起社会的底线基石,守护起娄底社会民生的温度。(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唐丽丽 邓向群)

文章来源:http://news.ldnews.cn/news/loudi/201807/5722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