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娄底新闻科教文卫 娄底首家区域医疗联盟成立 群众可享受大医院优质服务

娄底首家区域医疗联盟成立 群众可享受大医院优质服务

IMG_1183

(医疗联盟成立大会现场)

IMG_1288

(揭牌仪式现场) 

590907164885076132

(副市长李有才出席)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罗治勇 通讯员 鄢婷 肖会玲)12月26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盟”暨涟源市“北部医共体”成立签约仪式在涟源市桥头河镇中心卫生院举行。娄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有才出席活动并宣布医疗联盟、医共体正式启动。娄底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宝忠主持仪式。

娄底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罗琳,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范自力,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春秀,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医疗联盟理事长易军波,涟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阳煌辉,涟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旷庆贤等领导出席活动。

据了解,由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技术帮扶指导成立的——涟源市桥头河镇中心卫生院、七星街镇中心卫生院、渡头塘镇卫生院、桥头河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家区域医疗联盟,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满意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让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以传、帮、带的方式,全面提高基层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让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促进娄底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IMG_1351

(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罗琳讲话)

637728825392523966

(签约仪式现场)

罗琳指出,医联体建设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次自我整合、自我优化和自我提升。要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把大医院的技术传达基层、把大医院的医生引到基层,为城乡居民提供立体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医联体建设是形成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转变服务模式的重要推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基础。

罗琳要求,要在“整合”上下功夫,把资源盘活。要秉承“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原则,实现医疗机构“联体”、信息平台“联通”、服务资源“联网”,打造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要在“共”字上做文章,把机制建好。着力建立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1+1+1师徒帮带机制。加强基层全科医生的配备、培训工作。着力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落实分级诊疗职责。要在“联”字上出实招,把作用发挥好。对上联湘雅三医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疑难杂症请专家进行指导,做到病人不动专家动,实现患者“少付费、少跑路”的目标。对下联乡村,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横向搞协作,提高医联体内就诊率。为医联体建设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娄底医改经验。 

IMG_1103

(李有才听取桥头河镇中心卫生院发展建设情况)

IMG_1114

(李有才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扶贫情况)

易军波表示,将以娄底首家区域医疗联盟成立为契机,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涟源市北部医共体医疗联盟双向转诊工作方案、远程诊疗平台建设方案、人才共享方案和应急救援快速通道建设方案等为具体落实措施。深入落实国家医改政策,倾力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强化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能力,建立以双向转诊为脊梁,以远程诊疗为纽带,以人才共享为支撑,以应急救援为特色的既联体又连心的医联体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优质服务。打造各成员单位优势专科品牌来整合区域资源,达到小病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市内,康复治疗回基层,区域医疗资源的90%留在本区域范围内的目标,打造人民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区域性共同体。

IMG_0993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为群众义诊)

“此次活动是落实国家新医改“强基层”的要求和促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彰显了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队”医院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通过“医共体”,能够让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不断减轻痛苦,减少负担,更有尊严,更加幸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教授范自力说道。

文章来源:http://news.ldnews.cn/news/kjww/201712/5502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