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合政协新闻 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加速打造娄底市休闲农业度假天堂
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加速打造娄底市休闲农业度假天堂
提案摘要:着眼于湖南省休闲农业大发展的新背景新形势下,阐述了当前娄底市休闲农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融资贷款难问题,提出了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明确税收、水电优惠政策等四个方面的建议,希望通过撬动资金支持杠杆,为将娄底休闲农业加速打造成为粤港澳度假天堂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休闲农业。党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为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推动农业与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产业脱贫的重要渠道,是推进全域化旅游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和持续发展,一个全民休闲的时代已经来临,在湘中南区“重点发展丘陵生态观光农业,要打造成粤港澳度假天堂”,这是当前湖南全力打造长株潭中心区、湘中南区、湘北湖区、湘西山区四大休闲农业板块,向娄底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娄底市第五次党代会向全市提出了今后五年要“加速转型,奋力赶超”的工作总基调和“建设山水相融、宜居宜业、众人向往的现代化城市”的奋斗目标。
目前,我市娄星区已纳入了湖南省22个休闲农业重点县,新化县列入了全省文化旅游特色重点县,涟源市列入了全省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县,我市的紫鹊界片区、仙女寨片区已纳入了全省30个休闲农业产业连片聚集重点片区。
据统计,到2015年底,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已由2008年的208家发展到728家,从业人员达2.8万人,年经营收入达18亿元,接待游客逾500万人次。全市国家级星级农庄已达11家,省级星级农庄56家。娄底休闲农业已呈现蓬勃发展、后发赶超的喜人局面。
(二)问题
从调研发现我市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其中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困难是融资贷款难。据了解,娄底市休闲农庄的建设基本上是自筹资金,银行贷不到款。因房屋只是地面物业,农庄不拥有建筑物下面的土地,不能抵押贷款。
休闲农业是个投资大、见效周期长的产业,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本身就收入低,很难筹措更多的资金来发展休闲农业。从银行贷款来看,据调研新化三联洞农庄时反映,目前投资8280万元了,就没有能贷到银行一分钱,全部都是自筹的,资金周转明显困难。另外,还随机调查了南芙、镇山湾、龙山、五七、三友、翠远、贡果园、新东方等8家星级休闲农庄,都没有通过休闲农业从银信部门贷到款,有些休闲企业出现了运转困难。
从财政投入来看,据调查了解,目前娄底市、县财政每年给予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是十分少的,而且也不平衡。娄底市级财政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发展休闲农业专项资金仅10万元。新化县从2014年开始每年安排了50万元,涟源市没有专门设立扶持资金,每年要视实际情况才安排15-20万元不等,其余的双峰县、冷水江市、娄星区、娄底经济开发区等县市区目前都还没有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政府支持休闲农业的积极态度尚未体现出来。
二、几点建议
(一)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议市财政将基本建设和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向休闲农业倾斜,增加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休闲农业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计划予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建立休闲农业发展基金。同时,建议市发改委、市财政等部门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向国家、省争取财政支持。
(二)拓宽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和农商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在未来5年把支持休闲农业发展作为信贷支农重点,综合运用信贷、证券、保险、信托、担保等金融手段,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
(三)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创新思维,着力实施休闲农业提升工程,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扶持方式,努力改善休闲旅游重点村的基础服务设施条件。
(四)明确税收、水电优惠政策。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应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实行休闲农业企业减免营业税政策,休闲农业场所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品享受免税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费、排污费、垃圾处理费等方面优惠政策。明确休闲农业用水用电应当享受农业用水用电收费政策。(编辑/付娟)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zt.ldnews.cn/content/201705/521555.shtml